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与监管并重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在探索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手段,不仅彰显了上海自贸区在构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的创新实践,也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经验。

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设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通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施来优化营商环境,所谓负面清单,是指国家规定在特定领域内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清单,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市场准入规则框架,既保障了国家经济安全,又鼓励了外商投资,不同于传统的审批制管理模式,负面清单管理方式简化了审批流程,提升了投资效率,增强了对外资企业的吸引力。

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自2015年正式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初,上海自贸区累计推出100多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如金融服务、航运物流、文化娱乐等,这些清单通过明确列出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的具体行业和业务范围,为企业提供了可预期的投资环境,负面清单还明确了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措施和程序,确保市场秩序的公平和公正。

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还促进了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外资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本土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也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据统计,上海自贸区成立至今,已累计引进外资企业超过4万家,合同外资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少企业成为了各自行业的领头羊。

为了进一步深化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应用,上海自贸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上海自贸区积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将负面清单上的许可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实现“一单到底”,通过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措施,大幅简化了企业注册登记程序,大大降低了企业开办成本,提高了市场主体活跃度。

总体来看,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海自贸区将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更多创新举措,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改革开放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